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

5.22 海洋與我們

我們生處在的現代世界,是個充滿節日的世界。有些節日短則一天,長則一陣子、一個月。有些來自過去人類文明進程產生的遺產,然而有更多的節日是為了不同目的而設立的,有政治的、環境的、經濟的、社會的,制訂的人有政府、跨政府、不同的族群、利益團體。這麼多的節日,代表著我們身處的社會有相當充沛的活力,卻也代表著我們的社會中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訴求。只是我們鮮少去關注「我們不太關心」的節日,往往沉浸於我們所處的「安逸」節日中。

一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一樣,5月22日聯合國也設立了「生物多樣性國際日」,根據維基百科指出,這個節日的目的是在提醒世人,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。






這個節日與今日談及的海洋問題有何關係呢?多數人都認同,海洋為生命之母,即到今日海洋也住著許多生物。然而今日,人類的活動卻深深的影響了這些海洋生物。無論是工業排放廢水,或是亂擲垃圾,或是透過任何管道進入了水資源的循環系統中,繼我們上次提過的淡水資源,這次換來談談海洋資源


這則新聞PNN議題中心系列報導的起頭,我們都知道台灣的海灘有許多人造垃圾,但我們卻沒有正視洋流與垃圾漂流的問題。這個問題直到最近科學家們觀測到「太平洋垃圾島(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)」世人才較為關注,但一如我們在課堂上討論的,北極熊在北極無家可歸的再現形象,不見得能引起我們的關心

然而在這則新聞中,洋流與台灣垃圾能夠稍微勾起我們的注意。2:15呈現出來的「洋流圖」看得出台灣在全球洋流系統中,處在一個重要的位置。我們都知道,台灣島是四面環海的地區,然而今日的台灣社會對我們與海洋的關係卻相當薄弱。

我們捕捉海洋水產滿足我們的食慾,卻濫捕濫殺。我們仰賴海洋給予我們鹽與其他資源,但是我們卻將工業的污染任意排放入海。人類為滿足慾望而創造了許多物質,卻因喜新厭舊、颱風洪水或其他原因,進入了海洋,而被海洋生物攫食,引起生態浩劫。

華視新聞中呈現的便是311日本大地震後產生的海洋垃圾島問題。

垃圾累積成的巨島,竟然可以達到如同一個美國「德州」那麼大,如同〈Now News〉報導:
根據新公布的報告,北太平洋由分解塑膠碎片形成的「垃圾島」面積,在過去40年擴大達百倍之多。
研究指出,在夏威夷和加州間海域漂流的塑膠垃圾增加,至少對一種海洋昆蟲生態環境造成改變。這種稱為海黽的生物不在天然浮木或貝殼上產卵,反在塑膠碎片上產卵。
科學家警告,大範圍的「毒湯」可能改變開放海域的自然環境。毒湯是由大量分解成碎片的塑膠垃圾形成,每個碎片小於5公釐見方。

這些垃圾又以哪些為主呢?


報導引援數據指出,海洋垃圾以海岸休憩日常生活類居多,占65%;其次是海上活動與船隻類(如捕魚用保麗龍),占近20%。

從一位從事環保工作的部落客中取得的漁業用保麗龍照片,這數量一多,不難想像其將形成一塊「漂浮大陸」。

公德心的教育或許是治本辦法,但仍緩不濟急;然而公視提出新的觀點,是否政府可以透過政策、制度性的規範,提供誘因。畢竟海洋也屬國人使用的公共財,國家-尤其像台灣是海島-更因享有其帶來的資源,而應盡力保護她。


另一個問題海洋的生態浩劫,則是「優養化」問題。或許我們只知道水庫這種「靜態水體」會因恣意排放的工業廢水,或是肥料而提供藻類生長的「養分」,大量的藻類生長會消耗水體本身的氧氣,導致水中動物難以生存而死亡。然而,海洋的汙染情況已經導致區域的「優養化」,成為一片「死海」。

我們當須記得的是,海洋並非全部都有生物存在,最具有朝氣的海域是海平面下200公尺,因這個範圍內是可見陽光照射的範圍,有如海底總動員中的淺海區,才有向尼莫一樣多種類的魚族生存。

所以任何的生態海域轉為「死海」都是讓人相當震驚的。

然而海洋議題猶如這則新聞2:15所陳述的,「(汙染)不是看不到,其實是海洋幫我們概括承受。」一語道盡了海洋危機的根本問題,許多環境議題上我們都會提到「自然的反撲」。然而,我們卻少有以行動力去切實地敦促政府從制定相關配套措施開始,到永續發展與經營,最終建立「地球公民」的意識(至少退一步而言必須是「為下一代台灣人」的權益)。

在兩千多年前的孟子都曾言:「數罟不入洿池,魚鼈不可勝食也;斧斤以時入山林,材木不可勝用也。」然而,我們卻在做背道而馳的事。無怪乎海洋難以再承受人類所給予的污染了。僅以此記。


補充:

從這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垃圾島到底有多驚人。

環境資訊中心中有持續對海洋垃圾議題提出關注,然而聽者藐藐。如同公視的新聞最多僅千人點閱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